樓價屢屢破頂,加上地王頻頻誕生,在一片看好情緒下,市民應該如何應對?Bricks and Mortar 主席兼總裁王震宇早前出席新城電台的新城地產街,與兩位主持人和嘉賓分析最新樓市及土地供應趨勢。
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
2018年5月25日星期五
Disingenuous shifting of blame for HK's falling rankings
In response to HK falling from no.1 in the
latest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s, some official came out to blame this
on lack of expenditur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althcare and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However, given HK is ahead of US (the new
no. 1) in more favorable tax rates, mobile penetration, internet speed and
business efficiency, perhaps the real reason should be HKSAR government’s
aggressive persecution against any new tech-related phenomenon, preventing the
city from entering into the new tech era? For further discussions on how the ever
more meddling government is dragging our feet, please see our earlier writings
on these topics: Airbnb, Uber, Cryptocurrency
2018年5月4日星期五
港府打壓頻仍 加密貨幣業出走他方(新經濟系列三)
本系列文章已簡述新經濟巨頭Airbnb及Uber 在香港因政策或官僚態度而寸步難行的經歷;本文再探索另一新經濟景象——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在本地及其他國際地區發展機遇上的差異,希望港府能懸崖勒馬,不要重蹈其在共享經濟領域的覆轍,挽救本港日漸退色的國際都會地位。
官員的後知後覺造就本港加密貨幣的領先地位
當大部分監管機構及中央銀行都未瞭解加密貨幣為何物之際,亦是這個行業/板塊得以在干預最小的情況下全面發展之時。此乃為何在各國剛剛開始關注此一新金融現象之初,市場上出現了百鳥爭鳴,交易所遍地開花之罕見景象。香港秉著低稅、低監管、高密度、高資訊流通、及市民走位靈活的天然優勢,得以在全球市場突圍而出:在2017年全年交易量佔比排名上,僅僅輸給環球科技霸主美國而已,真是殊不簡單!以加密貨幣交易所總部的所在地來計算,香港的交易量佔全球頭20大交易所的百分之二十九,每日成交量更超過十億美元:
圖一: 2017年全球20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市佔比
資料來源: CoinGecko
然而好景不常,當怕事自保的官員發覺這個新現象後,香港的生態環境馬上急速惡化!去年9月,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Gatecoin於恒生銀行用以處理客戶匯款的戶口,忽然被凍結;超過一千萬美金的資產被即時封鎖,所有港元及美元的轉帳亦再不能執行。其後儘管Gatecoin將資金全數轉移至富邦銀行(香港)的帳戶,亦禍不單行,資金再次受到凍結。事件除了影響商譽,令該行的交易量暴跌九成外,期後比特幣價格由4000美元爆升四倍至近20000美元,導致Gatecoin損失龐大的商機!此外其他本地交易所亦在不同的時候被銀行關閉戶口或遭金管局警告,導致香港從加密貨幣交易中心的世界前列逐步被對手拋離,實在令人婉惜!
加密貨幣普及度
美加獨領風騷
大額交易以外,更能顯示一個地區經濟自由度的指標,莫過於加密貨幣於零售層面的普及度。在這一方面,美加可謂遙遙領先:不論是加密貨幣提款機的數量【圖二橙線】還是人機比例【藍線】,皆大幅拋離本港;其次則是東歐城市,就連排名較為「落後」的倫敦亦有香港十倍之數的提款機!
圖二:加密貨幣提款機數目及服務人口比例:香港瞠乎其後
資料來源:
Coin ATM Radar
註: 一個加密貨幣提款機可設有多部終端
如何解釋此一現象?筆者只能想像在這些城市,除了監管機構可能「山高皇帝遠」,更可能是當地市政管理更貼近民情及包容開放,不似港府般事事要管,法例不允就當非法而取締之的保守態度。
政府干預只為對手製造暴利機會
加密貨幣一個最重要的優點是其「去中心化」的特質,最終目的是還權於民,令沒有人民授權的官僚不能再操控市場,以「平穩」、「安定」為理由製造一個又一個的市場危機。
去年,這個去中心化概念在韓國樹立了一個經典的例子:因為市場上沒有一個聯合或中央交易所的概念,全球超過190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皆可進行套利操作;在實施資本管制的韓國,因當地國民不能隨意匯款海外購買比特幣,導致絕大部分購買力都湧向當地交易所,觸發其報價大大高於在國際市場上的水平,甚至高達六成以上【圖三】,不少韓國公民因此專程赴港購入較便宜的比特幣,令本港業界漁人得利。
圖三: 韓國交易所之比特幣溢價每逢官方干預都會大幅飆升
資料來源: CoinMarketCap
在極速變化的環境
只有極度敏捷的方能生存
以上的港韓套戥現象充分顯示出當今高科技時代資金、技術、人才能在瞬息間穿州過省,不受當地官僚主觀意願控制的新現實。在加密貨幣這個新概念/新技術的大染缸,就算比特幣這個元始天尊,亦被多如繁星的新幣種日復一日地不斷挑戰,其市值佔比亦節節下挫,一幣獨大的情況早已消失:
圖四:各加密貨幣總市值(左軸,十億美元)及比特幣的市佔率
資料來源: CoinMarketCap
上圖可見,比特幣在三年前鋒頭無兩,佔去整體加密宇宙八成七之多,然而隨著新用途、新技術的幣種推陳出新,當下比特幣佔比已低於一半;除非此生態圈已步入成熟階段,相信未來數年仍有機會再跌一些。
區塊鏈以及加密技術帶來的靈活性及其他優勢,令融資市場亦出現一片新氣象:最初貨幣發行(ICO)允許投資者分享每個新加密貨幣的未來利益,加上沒有過度的官僚監管,以至入場門檻低廉,為更多的初創企業集資創造了從所未有的方便。單單是2016-17年間,這一新渠道所籌集的資金,由每季一千一百萬美元暴漲逾155倍,令傳統集資渠道所融資的總量,由2016年初之500倍於ICO急降至2017年底之5倍【圖五】!這是否預示未來在去中心化趨勢越見普及時,舊有的監管模式亦越有被邊緣化的可能?無怪乎各地監管機構起初對ICO這新現象都充滿敵意!
圖五: 2016-2017年間ICO與金融科技企業獲得的融資(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 畢馬威, Coinschedule
星洲已成ICO天堂
行文自此,有讀上兩篇文章的讀者可能已能猜出跟著下來劇本會如何發展矣!
在以合法合規為傲的「東方明珠」,監管機構已經急不及待地祭出尚方寶劍,如:證監會於上月叫停在港進行的一宗ICO,表示涉事公司Black Cell
Technology進行未獲認可的推銷活動及無牌的「集體投資計劃」;然而,於早前所述,在資金、技術、人才已越來越易跨境流失的今日,監管思維亦須跟上時代,否則平白將商機奉送給對手。以香港宿敵星加坡為例,早在兩年前已就金融科技的新形勢推出機制,企業只要在事前預先報案的情況下,便可開發與目前法律有所衝突的業務或產品,包括區塊鏈及ICO。即使期後被當局叫停有關業務,亦毋須負上相關的法律責任。此舉吸引眾多企業到星加坡去「試水溫」,難怪在過去兩年,彼邦早已雄踞ICO集資總數之榜首位置,可憐香港飯碗被搶仍懵然不知:
圖六: 2016-17年各地ICO集資額達一千萬美金的數量
資料來源: Coinschedule
可惜禍不單行,監管跟到貼,趕客不遺力的港府在上月再下一城,刊憲《實體貨幣及不記名可轉讓票據跨境流動條例》,並將於七月十六日實施,此條例規定抵港的旅客及市民(!)凡攜帶總值高於12萬港元之現金類物品,須向海關作出書面申報。此舉毫無疑問是逼使更多跨境活動投入加密貨幣的懷抱!
加密交易龍頭亦捨港他去
去年在香港成立,不用一年時間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Binance今年三月指出公司可能將由香港遷移至馬爾他。創辦人趙長鵬表示,與港府多番討論有關加密貨幣產業問題,但無功而返,加上眾多業界受到證監會警告信的困擾,遂萌生去意!
除了星加坡及瑞士之外,就連地中海小國馬爾他亦加入搶奪香港飯碗的遊戲:馬爾他除了積極為數碼創新公司拆牆鬆綁外,甚至答應讓加密交易所直接收取及兌換實體貨幣,與本港動不動就威脅關人戶口,凍其資產,簡直是天淵之別!
就連馬爾他總理亦親自於推特歡迎Binance跳槽【圖七】,這邊的特首卻無動於衷?香港墨守成規至斯,真令人慨嘆萬分!
圖七:馬爾他總理歡迎Binance之推特原文
筆者特別鳴謝倫敦大學學生陳朗翹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數據及圖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