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星期三

大學排名與香港城市定位


近期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不停,適逢九月公布的《2015 QS世界大學排名》亦見香港大學排名錄得倒退並首次被香港科技大學超越成為全港第一,難免引起輿論將學術「倒退」歸咎於政治干預。QS研究研究機構負責人卻澄清政治事件不會對該大學過去12個月排名有影響,因為排名只計算大學硬件如資源、人數、學術文章認可度及國際化等因素,與學術自由、政治事件等軟件因素無關【參考1】。

筆者趁此時機嘗試以《QS世界大學排名2015》(下稱排名榜)內之數據為基礎,分析各社會經濟現象對排名榜結果的影響。

結論一:資源推高排名 

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因果關係一定是向教育板塊所作的資源投入,在富裕國家,自然有足夠的金錢去資助高等院校所思考的研究課題,而【圖一】亦清楚顯示人均收入越高,則該國大學排名越高的現象。

圖一:各國排名第一學府之分數相對該國人均國民收入


上 圖可見,英美大學評分高與其國家富庶不無關係,而香港亦符合此一現象。不過,中國為何能在人均收入低下之際,仍能製造出評分較高的院校?此問題將於下文分 曉;另一個例外,則是中國的相反面—阿酋聯【圖中箭嘴所指】雖然受惠於石油帶來的巨大財富,卻因種種原因不能充分利用其優勢推高國內大學水準,實為可惜。

結論二:法治、新聞自由、廉潔政府對大學排名影響深遠 


在眾多國際排名榜中,對學術排名較有影響的,除了金錢之外,其他直覺上較有聯繫的因素,應同學院學術自由有關,本節遂由此方向入手。

《貪污觀感指數》(即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是衡量接近180個國家地區市民對所屬地區政府、行政人員以至公務員的主觀貪污觀感覺的量化指數。如將排名榜中各地區排名最高之大學分數與相應地區貪污觀感指數分數作比對,可見廉潔程度越高(CPI分數越高代表該地區管治越廉潔),該地區中最頂尖大學的評分相應就會越高【圖二】,顯示兩者呈正比例線性關係。同時,就算將樣本擴大至各地區頭三位分數之大學,此相關性仍然明顯存在【圖三】,充分證明廉潔管治與大學優劣有密切連繫。


圖二:廉潔地區似乎造就更多優秀大學

圖三:每地區頭三位學府亦呈類似關連性

若以同樣方法將《RWB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5》分數與相應地區最頂尖大學比對,會發現新聞自由度越高的地區(分數越低代表新聞自由度越高)往往大學具有更高排名【圖四】、其學術水平亦獲更廣泛認可;相反,新聞自由度低的地區往往大學水平普通,甚至未能進入排名榜頭500名之列。

圖五:法治較佳地區大學評分亦較高

最後,將《世界正義項目2014法治指數》與各地區最頂尖大學分數比對,發現大學排名較高的大學往往位於法治比較完善健全的地區,而法治水平低下的地區則大學水平普遍一般,沒有突出表現【圖五】。

以上三項指標,其實有某程度上的重疊【圖六】,筆者遂將三項指標綜合成一項獨立評分,再與排名榜大學分數對照,不出所料,結論亦與以上各分項所繪之圖表相吻【圖七】,證明法治、新聞自由、廉潔政府乃成功辦學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圖六:三項指標之內涵分佈

圖七:綜合指標亦對大學評分有影響



結論三:理工科可為院校爭取高分

上文提到中國能夠在低人均收入的情況下仍有高分院校的「反常」現象。當然,儘管人均收入較低,但是只要經濟總量夠大,仍有足夠的資源去集中催谷大學版的「國家隊」;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自然有龐大的資源去催谷不止一隊似樣的「大學國家隊」。除此之外,理工科目佔整體大學人數之比重在中國國情下亦有助其大學名列前茅。

何以見得呢?理工科一向以「硬科學」為主,既有更多的課題及範疇需要作研究,亦因此能產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幫助院校在排名榜上爭分。加上理工科於國防太空上應用較多,不會如人文科般受上文所討論之自由、法治、貪腐觀念等因素影響教研質素。

此一「理工因子」亦解釋到為何在各地區名列前茅的學府多有理工強校在內:如華語區內,星洲國立大學、中國清華大學、香港科大皆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理工科,助其在排行榜上超越理工科比例少於四成之港大及上海復旦等【圖八藍區】。

「理工因子」在美國亦有異曲同工之效:名校中,麻省理工(六成以上理工科)遠遠拋離同是名校的哥倫比亞(一成不到)【圖八紅區】。在英國,同處倫敦的帝國學院(理工科接近七成)亦較英皇學院(不到兩成)排名高【圖八綠區】。


圖八:理工科比重較大之院校,排名榜上位置亦趨前

結論四:金融中心只要專心吸才,不須分神培養

上一節內結論之潛台詞就是,理工科目要巨大的空間(眾多實驗室、工場)及優秀的環境(紐約、倫敦皆非波士頓、劍橋之敵),此皆金融中心所在城市缺乏的條件。 儘管如此,身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及倫敦皆沒有本國數一數二之大學落戶其中:美國頭兩名乃哈佛麻省、英國頭兩名為劍橋牛津【圖九】,如果香港要成為亞洲時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實在無必要分散寶貴的土地、人力、金錢資源去製造自己的「世界隊」大學。與其樣樣貪第一,不如做好自己金融中心本分,否則弄巧反拙,芝麻西瓜都得不到。


圖九:「國家隊」大學不須在金融中心市內,重點在於中心能吸引名校人才

結論五:私營模式更為優勝,政府不應說三道四


排名榜另一有趣現象是,名列前茅的國際學府中大多是私人辦學,而非靠官僚把持。如由第一名開始累計私校比例,名次越低,則官校比例越大【圖十】。此現象如果 計入私校缺乏如公立對手般雄厚納稅人資源支撐這因素,實更令人驚嘆私企之執行力。其實只要與中學小學層面比較(私立中小學亦每每多是名校),則不難明白為 何私立大學能脫穎而出,因為他們都反映一個經濟學真理:官僚的干預永遠比不上私企的積極性。


圖十:排名越高,私校比例越高

本港可以借鑒的方面包括:將各大院校私有化,同時擴大優才輸入計劃,令全世界有能之士能如英國人去倫敦、又或美國人去紐約般容易、無阻地來港奉獻其能,直情向紐倫開戰,爭奪世界最優秀的才俊。

而開放人才流入最迫切的第一步,就是拆走醫護人員的獨市壁壘,既提升公營醫院質素,又減低私營醫院收費,兼積聚本港成為高增值醫療服務中心所需的人才及知識,而非像現在這樣,只是製造少數本地畢業的星球人。

結語

此一研究帶給未來學生/家長甚麼新的結論?答案應該是:沒有。因為廣大的學子及家長早已得到同樣的結論,並在不自覺間用腳投票,將自己的前途託付予:富裕、平等、自由、廉潔國度的私立大學。本文只是將以上行為圖像化而已!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張旭源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的數據及圖表。

參考資料:
1) 科大全球大學排28 超越港大 2015-09-15 經濟日報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東方日報專訪 - 2015年10月29日

Although the HK residential market is full of government/policy risk, the fundamentals are less scary than some fear, especially if external liquidity flows, including flight to safe haven (of which HK could be one), drive down both risk free securities, thus widening valuation gap vs property even further...

The unedited original text is given below:

【on.cc 東網專訊】 向來被形容為「樓市大好友」的Bricks & Mortar Management創辦人兼總裁王震宇唱好香港樓市數年,結果樓價真的愈升愈有。而其創立5年、專門為客戶投資海外樓市的自家旗艦,同樣成功捕捉海外物 業的升浪。不過,今趟他一改常態,直言當前本港樓市前景出現前所未有的複雜,細價樓更瀕臨爆煲邊緣。

昔日的大好友改變看法,他深信樓市「轉角市」已經出現。而本港住宅市場近期出現二手樓價減價,新盤撻訂情況,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4.33點,連跌兩周共1.45%,市場進一步確定樓市步入調整階段。

「轉 角市在過去幾年都出現過,好似2013至2014年間,幾個禮拜內出現幾個百分比的下跌。如果今次無任何黑天鵝事件發生,好大機會同之前一樣,出現一個緩 慢的調整,幅度應該係單位數跌幅。」他認為,真正的跌市趨勢至今未確立,相信香港樓市正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複雜情況。
雖然發展商加快推盤, 政府復建居屋以增加市場房屋供應量,惟王震宇認為政策未能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反而「火上加油」。「相對於90年代,一個禮拜賣一兩千個單位係閒事,而家一 個禮拜賣幾廿個單位就以為多供應,簡直係九牛一毛。政府本應將公營土地轉向私人市場拍賣,增加私樓競爭,紓緩樓價升幅,可惜本末倒置。 估計當去到2016、2017年,大量公屋及居屋湧至,樓市真正的危機就會出現。」

他認為,當樓市踏入調整期,碰上公營房 屋湧現,細價樓更是首當其衝爆煲。「細價樓風險最大,因為細價樓的價值脫離了樓價常規,而中細價樓缺乏供應,細價樓業 主難以換大樓,嚴重影響『換樓鏈』,而且細價樓流通量低,回報率極差,根本沒有人得益。」他又指,「就好似1997至2000年,本來樓價跌3至4成,當 大量居屋供應出現,再推低樓市。」

不過他相信本港住宅市場未形成持久跌勢。他解釋,引發樓市大低的因素主要來自外圍經濟, 「歐洲政府債台高築,結果不停推量寬,一旦歐盟解體,歐元再跌一至兩 成,同時日本退休基金走資,內地因經濟放緩而持續放水,觸發大量資金流入美元,港元亦跟隨美元抽升,到時香港資產就會再次升值。」當然,這是相當長遠及外 圍經濟大幅滑落的假設結果。

至於未來具潛力的投資市場,他首推香港的寫字樓及英國農地。他稱,3至4年前已建議投資香港的 寫字樓,因為供應量小,難以應付公司需求,未來續看好。而最近萊坊2016年《全球城市報告》亦提及,香港以每月呎租約166元蟬聯全球寫字樓租金最貴城 市,更預計未來兩年仍或高踞榜首。另外,他亦看好英國的農地市場,「當人口持續增長,將引發糧食及食水危機,農地會成為投資者追捧的資產。不過,這最少持 有5至10年先見到回報。」

曾任瑞銀亞洲房地產研究部主管的王震宇於2011年退下股場火線,自立門戶創立房地產投資公司,專門為客戶投資物業或相關的實物資產,如樓盤、寫字樓及農地等。

過 去5年,他研究過不同海外市場的物業,推薦過的項目包括香港的住宅及非住宅項目、英國的寫字樓及新西蘭的農地。而公司最好的投資項目,回報以倍數計算,整 體來說,大部分項目的回報均跑贏各地的樓價指數。事實上,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資料,倫敦樓價指數近五年升幅近48%。五年前設立公司的他,明顯成功捉住了 海外樓市大升浪。

王震宇擔任投行的房地產分析員10多年,毅然退下股場,自組公司在環球市場尋找房地產投資機會。回想過去在投行拚搏時刻,他享受過去的急促生活,但亦愛上現刻的研究工作。

拼搏自立各有滋味
「兩份工種各有各挑戰,亦有不同享受的地方,人生去到不同階段就會享受不同的事。」他表示,分析員最辛苦的地方是要面對無窮無盡、變數極快的股市,留意股市波幅以秒計算,個人專注力極大。
雖然拚搏過後決定退下火線,但他沒有放棄研究房地產市場,繼續尋找環球物業投資機會。「而家分析的波幅以月、年計算,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問題,亦能夠專注研究長線的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