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東方日報專訪 - 2015年10月29日

Although the HK residential market is full of government/policy risk, the fundamentals are less scary than some fear, especially if external liquidity flows, including flight to safe haven (of which HK could be one), drive down both risk free securities, thus widening valuation gap vs property even further...

The unedited original text is given below:

【on.cc 東網專訊】 向來被形容為「樓市大好友」的Bricks & Mortar Management創辦人兼總裁王震宇唱好香港樓市數年,結果樓價真的愈升愈有。而其創立5年、專門為客戶投資海外樓市的自家旗艦,同樣成功捕捉海外物 業的升浪。不過,今趟他一改常態,直言當前本港樓市前景出現前所未有的複雜,細價樓更瀕臨爆煲邊緣。

昔日的大好友改變看法,他深信樓市「轉角市」已經出現。而本港住宅市場近期出現二手樓價減價,新盤撻訂情況,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4.33點,連跌兩周共1.45%,市場進一步確定樓市步入調整階段。

「轉 角市在過去幾年都出現過,好似2013至2014年間,幾個禮拜內出現幾個百分比的下跌。如果今次無任何黑天鵝事件發生,好大機會同之前一樣,出現一個緩 慢的調整,幅度應該係單位數跌幅。」他認為,真正的跌市趨勢至今未確立,相信香港樓市正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複雜情況。
雖然發展商加快推盤, 政府復建居屋以增加市場房屋供應量,惟王震宇認為政策未能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反而「火上加油」。「相對於90年代,一個禮拜賣一兩千個單位係閒事,而家一 個禮拜賣幾廿個單位就以為多供應,簡直係九牛一毛。政府本應將公營土地轉向私人市場拍賣,增加私樓競爭,紓緩樓價升幅,可惜本末倒置。 估計當去到2016、2017年,大量公屋及居屋湧至,樓市真正的危機就會出現。」

他認為,當樓市踏入調整期,碰上公營房 屋湧現,細價樓更是首當其衝爆煲。「細價樓風險最大,因為細價樓的價值脫離了樓價常規,而中細價樓缺乏供應,細價樓業 主難以換大樓,嚴重影響『換樓鏈』,而且細價樓流通量低,回報率極差,根本沒有人得益。」他又指,「就好似1997至2000年,本來樓價跌3至4成,當 大量居屋供應出現,再推低樓市。」

不過他相信本港住宅市場未形成持久跌勢。他解釋,引發樓市大低的因素主要來自外圍經濟, 「歐洲政府債台高築,結果不停推量寬,一旦歐盟解體,歐元再跌一至兩 成,同時日本退休基金走資,內地因經濟放緩而持續放水,觸發大量資金流入美元,港元亦跟隨美元抽升,到時香港資產就會再次升值。」當然,這是相當長遠及外 圍經濟大幅滑落的假設結果。

至於未來具潛力的投資市場,他首推香港的寫字樓及英國農地。他稱,3至4年前已建議投資香港的 寫字樓,因為供應量小,難以應付公司需求,未來續看好。而最近萊坊2016年《全球城市報告》亦提及,香港以每月呎租約166元蟬聯全球寫字樓租金最貴城 市,更預計未來兩年仍或高踞榜首。另外,他亦看好英國的農地市場,「當人口持續增長,將引發糧食及食水危機,農地會成為投資者追捧的資產。不過,這最少持 有5至10年先見到回報。」

曾任瑞銀亞洲房地產研究部主管的王震宇於2011年退下股場火線,自立門戶創立房地產投資公司,專門為客戶投資物業或相關的實物資產,如樓盤、寫字樓及農地等。

過 去5年,他研究過不同海外市場的物業,推薦過的項目包括香港的住宅及非住宅項目、英國的寫字樓及新西蘭的農地。而公司最好的投資項目,回報以倍數計算,整 體來說,大部分項目的回報均跑贏各地的樓價指數。事實上,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資料,倫敦樓價指數近五年升幅近48%。五年前設立公司的他,明顯成功捉住了 海外樓市大升浪。

王震宇擔任投行的房地產分析員10多年,毅然退下股場,自組公司在環球市場尋找房地產投資機會。回想過去在投行拚搏時刻,他享受過去的急促生活,但亦愛上現刻的研究工作。

拼搏自立各有滋味
「兩份工種各有各挑戰,亦有不同享受的地方,人生去到不同階段就會享受不同的事。」他表示,分析員最辛苦的地方是要面對無窮無盡、變數極快的股市,留意股市波幅以秒計算,個人專注力極大。
雖然拚搏過後決定退下火線,但他沒有放棄研究房地產市場,繼續尋找環球物業投資機會。「而家分析的波幅以月、年計算,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問題,亦能夠專注研究長線的投資產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