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HK medical reform - more skeletons falling out of the cupboard?
How opportune that so soon after our analysis (see here and here) highlighting that the whole problem with the HK medical establishment is its own conflict of interest with the people, that the article below appears to throw up evidence that supports our analysis. Here are some of extracts:
--------begin extract--------
醫管局高層有幾無能?
... 據《眾新聞》報道,醫管局花 $2億聘「炒散」護士,食衞局前局長高永文任董事公司中標袋 $1 億
...香港政府已經給了醫管局 600 多億、28,000 張床和 76,000 名員工,醫管局卻年年說不夠錢、不夠人。
...醫管局元老級領導楊永強難辭其咎,但他居然無認真檢討自己的責任,還出來指指點點...曾任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的梁卓偉,巧合地在近日批醫管局官僚。
...醫管局當年答應請大學研究合理診症時間,但報告無下文。
--------begin extract--------Without proper reform of the power structure top down, the rotten situation will cured
Labels:
劫貧濟富,
官僚,
醫管局,
bureaucracy,
Hospital Authority
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
20190202 iMoney 封面故事 豬年樓市小陽春
Bricks & Mortar Management主席兼總裁王震宇,早於1998年起加入瑞銀從事房地產分析,曾擔任集團亞洲房地產主管的他,研究樓市已逾20年,有「星級地產分析員」之稱。對於最近有投行分析員指樓市已見底,熟悉投行分析部門運作的他先為大家拆解原因︰「投行說樓市已見底,他們的出發點是叫投資者買股票。」他舉例指︰「若投行想客戶買入新地,當然唱好新地的賣樓銷情很好。因此,其出發點是希望客戶買股票而不是買樓,普通市民要小心他們的說話。」近月樓市氣氛突然好轉,王震宇卻維持看淡本港樓市前景,目前樓價已連跌5個月,但他直指︰「今年樓市最差的情況只是剛剛開始!」他指出,本港樓市未來最大的不利因素,分別來自外圍主權債務危機及租金回報大跌。其中歐債危機是未來最不利本港樓市的外圍因素,「我認為未來有機會出現很大的主權債務危機,不止是國家的層面,很多國家的政府機構也會出現這方面的危機,歐洲各國的債也會出事。」
主權債務危機漸大
究竟這因素如何影響本港樓市﹖他解釋,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在過去的時間大印銀紙及積極發債,國家財政赤字從來沒有好轉,現時不少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出現問題。一般人可能認為,主權國家出現問題的機會較細,但王震宇的研究部門追蹤主權國家的數據已有數年,他發現現時數據已達危險水平,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機會愈來愈大,「最大機會是歐洲區,因為離心力愈來愈強,法國、意大利、波蘭及匈牙利對歐元區十分不滿,5月的選舉如果反對派勝利,市場也會變得十分亂,未來一年是極之混亂的狀態,要非常小心。」因此,市場不能忽略英國脫歐的進展及歐洲國家的選舉結果,當中3月及5月要特別留意,「3月是英國脫歐死綫到(編註︰英國原定2019年3月29日脫歐);5月有有法國選舉、歐洲議會選舉。」王震宇表示,如外圍爆發主權危機,香港將會全面受影響,「如果是歐洲某些國家出事,貨幣跌一成,第一個影響是當地消費,如歐元跌一成,中國出口就會無人問津,這情況下,香港的出口能力一定大跌,經濟也有可能下滑、失業率也抽升。」旅遊業一向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雖然去年訪港旅客創新高,但王震宇指,如外圍經濟真的出事,來港的旅客一定立即減少。若歐債危機出現,從技術性分析層面上,他相信樓價下跌的幅度一定不止三成。
樓價跌三成不出奇
他說:「樓價升了那麼多倍,其實跌三成有何出奇﹖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我相信樓價由頂至今年將跌1至2成,至明年中會累跌三成左右。」至於另一個本港樓市不利因素,就是租金回報持續向下,他表示︰「由於租金回報已沒有吸引力,不會有資金進入這市場,加上外圍因為歐債危機或整體原因,導致其他資產抽升,物業市場的回報就變得不吸引。」
樓市已見強弩之末
他續指,隨着本港經濟開始轉差,未來新盤愈來愈難吸引人入市,「精明的發展商會快快減價,減價減得快、沽貨沽得快,套現也會套得快,仍在期望樓價會繼續創新高的新盤,九成機會單位是賣不出去。」他又預期,未來二手樓價將會受一手樓價拖低,「就算有樓市小陽春,但我相信已是強弩之末,若市場出現經濟基調轉差,如公司裁員的新聞增加、公司的加薪幅度下降,人們的心態自然會變,消費意欲及能力也會縮得很快。」
4厘回報資產可買
樓市前景未明,何時入市最穩陣,相信是不少未上車人士的疑問。王震宇指出,準買家在入市前務必「計好自己的數」,「如果你甚麼資產也沒有,可以在市場上找平貨,如果你在市場上仍找到回報達4厘的資產,你是可以買入的,回報只有2厘的資產當然就不吸引,或者突然有業主急於沽貨而減價,你就有機會找到回報達4厘的物業,因此,這時你要購入樓價低於市價水平的資產。」從投資的角度看,他認為現時地產股相對較購入物業吸引;又或者走到海外市場,他指出,現在公司幫客人投資的「新錢」,大部分走到海外市場,包括新加坡的非住宅項目、英國及東歐的住宅及商業物業。
從來不應該有辣招
一直以來,王震宇十分反對港府推出的樓市辣招,他認為政府在樓市的措施上控制得太過深入,「除了是各種稅項包括印花稅、按揭成數等,加上政府現在大力將私人土地減少,這也是棋差一着的。」他指出,如果當初政府沒有控制樓市,本港樓價大有可能於2015年、2016年見頂回落,此刻已完成下跌周期,「現在
環球經濟、股市也在下滑,若香港樓市於這時完成調整後反彈,就可以扯高內需,現在這些可能性已不會出現了。」
他又指出,樓市辣招下,間接令發展商可以獨市賣樓,王震宇坦言︰「其實跟『官商勾結』沒分別,現在香港政府的政策令發展商可以賣樓,二手單位賣不出去,這直接的效果就是迫市民買發展商的樓,市民也沒有能力在市頂放自己單位。你想像一下,不少市民希望在這樓市高位的時間沽出自己的單位,但由於政府迫所
2019年2月12日星期二
政府針對白牌車載客的嚴苛打壓 - 又再彰顯愚鈍的交通/創新政策
回應報導指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建議對共乘業(白牌車載客)進行更嚴苛的處罰。此舉凸顯了政府保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傾向,同時扼殺任何新的創科綠苗(例如「網約」車召喚服務平台)。
報導引述政府正在“學習參考”其他國家的罰則,但爲何政府卻沒有悟識到現今的政策令香港在創新科技服務層面上墨守成規,與其他先進都會相比望塵莫及;在鼓勵競爭,改善服務,惠澤乘客及司機方面倒「思」逆行;只保證了的士投資供應鏈內的利益沒有受損。
筆者其他相關文章:
香港的士:僵化思維下之畸形生態 http://yulun2012.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html
官員因循 共乘產業苟延殘喘 (新經濟系列二) http://yulun2012.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html
報導引述政府正在“學習參考”其他國家的罰則,但爲何政府卻沒有悟識到現今的政策令香港在創新科技服務層面上墨守成規,與其他先進都會相比望塵莫及;在鼓勵競爭,改善服務,惠澤乘客及司機方面倒「思」逆行;只保證了的士投資供應鏈內的利益沒有受損。
筆者其他相關文章:
香港的士:僵化思維下之畸形生態 http://yulun2012.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html
官員因循 共乘產業苟延殘喘 (新經濟系列二) http://yulun2012.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html
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
醫療業(二之二)醫界私相授受 改革刻不容緩
載於信報2019年2月11日(信報為簡略版本,此為完整文章)
載於立場新聞2019/2/15
在1997年前,平均每年有42%的新醫生持有英聯邦專業資格【圖一藍條】,但是可惜此一優秀的醫務人員來源於2006年後已完全絕跡,真是功歸於《1995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不再承認英聯邦執業醫生資格此一「德政」!當年立法前衛生福利局只有徵詢醫務委員會及香港醫學會(兩會成員大多為醫生)的意見,卻完全沒有嘗試進行其他諮詢工作,似乎忽略了普羅大眾的聲音和利益。
執業試合格率低極 壁壘政策昭然若揭
至於執業試的難度,香港亦有過嚴之嫌,例如第一分卷的合格率過去數年均徘徊於30%以下【圖二灰線】,加上要過五關斬六將,合併起來之累積合格率早就名列世界前茅:如將各國各試卷的合格率相乘,可以得出該國執業試的整體難度;以此標準量度,香港不是故意留難,就是其紙上醫療水準天上有地上無:連老祖宗英國的每年累積合格率都達本港的六倍之多!【圖三】
引述報章HK01的訪問:「[本港]執業考試程度過於廣泛深入,遠超行醫的正常需要。但內科和兒科考核的卻是研究生水平,需要考生深入認識相關的罕見病,屬專科知識的範疇。……兒科臨床考試…內容包括大部分普通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未必遇到的病例。」
當然,除了考試嚴格之外,本地執業試的報名程序亦被抨擊為「過於繁複」,明顯要拒人千里以外;據HK01報導:「首次報考執業試的海外醫生,必須親身拿着報名表格回到就讀的大學,由公證人監誓以核實身份。由於在海外執業的醫生,工作地點往往距離所屬大學很遙遠,加上要安排公證人到場,令整個過程可能要耗費兩三天。」以上圖表及故事在在說明本港執業試只是在做戲,而非真正讓有知識有能力的好醫生能夠經中大/港大以外的途徑取得來港從醫的資格。
醫療人員不足 診症成本狂飆
在人為製造醫生數目不足的情況下,所有醫療服務的定價能力自然所向無敵,收取費用隨意調整而無須顧慮市民負擔能力。無怪乎最新的四年一度的醫學會私家醫生收費調查顯示,各項費用全線大升,幅度由最低的25%至40%不等:
表一:私家醫療收費(元)與通脹升幅
要明白為何本港回歸後長時間醫療人手不足,不能單單指責醫委會只顧自肥,因為它需要負責或維護的從來就只是醫生的利益。要仔細思考的反而是政府架構是否製造不公,偏袒某些利益板塊。其實只要稍作簡單資料收集,跟隨利益順藤摸瓜,不難發現以下規律:
表一:香港與他國政府掌管醫療部人士背景比較
上表最易令讀者側目的,莫過於:一)各大輸入海外醫生最多之國家的衛生部長,皆是為民請命的議員或公務員,亦肯定是醫療服務的消費者而非提供者;二)香港衛生部長之職有意無意地、長時間地被醫療界有利益衝突的人士把持;瓜田李下,公眾能不作遐想嗎?
表二:香港其他政府部門的主要人士背景
再由政策局向下追尋,可見在執行層面亦同樣有圍內人把持局面的情況:香港的醫院管理局高層盡皆為醫生【表三】,反觀前宗主國之國民保健署(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則以行外人主持,沒有直接利害衝突。此外,醫管局的28位成員中有9位是醫生,即代表只要會議出席率低於六成,醫生便可在任何投票或表決中穩操勝劵。
表三:香港醫院管理局與英國相應部門主要人士背景
行文至此,相信讀者已經心中有數,解決香港醫療爛攤子唯一的方法莫過於:
載於立場新聞2019/2/15
前篇提及香港舉世無雙之低的醫生對病人比例,以及隨之而生、不斷惡化的各種症狀,例如不斷加長的輪候時間、拾級下降的醫療水準,還有公院基層醫生做到「爆煲」等習以為常的負面新聞。
距離筆者撰寫前篇不過數日,關於市民慘況的消息接踵而來:多家傳媒報道,逾百護士因做到絕望而上街遊行,指每18位病人只有兩位護士照顧,更有因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達三年而要賣樓看私立醫院的例子(1月21日香港經濟日報)。
藉回歸趕海外醫生 迫市民付高昂診金
前文關注到海外醫生在香港比例奇低之現象。其實只要翻查資料,不難發現自回歸以後,本港新晉醫生的來源,已極速由之前的多元及包容變為本地既得利益者獨大:
在1997年前,平均每年有42%的新醫生持有英聯邦專業資格【圖一藍條】,但是可惜此一優秀的醫務人員來源於2006年後已完全絕跡,真是功歸於《1995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不再承認英聯邦執業醫生資格此一「德政」!當年立法前衛生福利局只有徵詢醫務委員會及香港醫學會(兩會成員大多為醫生)的意見,卻完全沒有嘗試進行其他諮詢工作,似乎忽略了普羅大眾的聲音和利益。
中港(中大加港大)全面壟斷醫療人才的大業在2001-11年間達致頂峰:期間就連海外醫生考牌【圖一橙條】這條窄路亦遭封殺,導致考牌取得資格之外來醫生比例大跌至12%,相對於90年代初之47%簡直慘不忍睹。
至於執業試的難度,香港亦有過嚴之嫌,例如第一分卷的合格率過去數年均徘徊於30%以下【圖二灰線】,加上要過五關斬六將,合併起來之累積合格率早就名列世界前茅:如將各國各試卷的合格率相乘,可以得出該國執業試的整體難度;以此標準量度,香港不是故意留難,就是其紙上醫療水準天上有地上無:連老祖宗英國的每年累積合格率都達本港的六倍之多!【圖三】
圖二:執業試各部分試卷的合格率
|
圖三:海外醫生於他國執業試各試卷之累積合格率
|
引述報章HK01的訪問:「[本港]執業考試程度過於廣泛深入,遠超行醫的正常需要。但內科和兒科考核的卻是研究生水平,需要考生深入認識相關的罕見病,屬專科知識的範疇。……兒科臨床考試…內容包括大部分普通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未必遇到的病例。」
當然,除了考試嚴格之外,本地執業試的報名程序亦被抨擊為「過於繁複」,明顯要拒人千里以外;據HK01報導:「首次報考執業試的海外醫生,必須親身拿着報名表格回到就讀的大學,由公證人監誓以核實身份。由於在海外執業的醫生,工作地點往往距離所屬大學很遙遠,加上要安排公證人到場,令整個過程可能要耗費兩三天。」以上圖表及故事在在說明本港執業試只是在做戲,而非真正讓有知識有能力的好醫生能夠經中大/港大以外的途徑取得來港從醫的資格。
醫療人員不足 診症成本狂飆
在人為製造醫生數目不足的情況下,所有醫療服務的定價能力自然所向無敵,收取費用隨意調整而無須顧慮市民負擔能力。無怪乎最新的四年一度的醫學會私家醫生收費調查顯示,各項費用全線大升,幅度由最低的25%至40%不等:
表一:私家醫療收費(元)與通脹升幅
可能市民最難啃下的數據是同時間整體通脹只有8%之微,與40%之巡房費比簡直天淵之別。如果醫學會的內部數據欠缺科學根據,且由另一較正規的方法去量度:政府公布的分類通脹指數。在各類通脹幅度類別中,醫療衛生的升幅一直名列前茅,徘徊於百分之四左右,從2016年起更連續三年為通脹最高的消費板塊【圖四紅線】。唯一追上醫療的板塊乃是受惠於經濟樓市飆升,周期性極強的娛樂文化板塊;相對於另一受人尊敬的專業——教育連續兩年錄得減價,醫療產業專門製造「星球族」的聲譽果真當之無愧。
圖四:年均行業通脹——醫療遙遙領前
|
政府架構出事 造成利益輸送
要明白為何本港回歸後長時間醫療人手不足,不能單單指責醫委會只顧自肥,因為它需要負責或維護的從來就只是醫生的利益。要仔細思考的反而是政府架構是否製造不公,偏袒某些利益板塊。其實只要稍作簡單資料收集,跟隨利益順藤摸瓜,不難發現以下規律:
表一:香港與他國政府掌管醫療部人士背景比較
國家
|
名字
|
職位
|
任期
|
職業背景
|
香港
|
陳肇始
|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
2017至今
|
護士
|
香港
|
高永文
|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
2012 – 2017
|
醫生
|
香港
|
周一嶽
|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
2004 – 2012
|
醫生
|
香港
|
楊永強
|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衛生福利局局長
|
2002 – 2004
1999 – 2002
|
醫生
|
美國
|
Alex Azar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
|
2018至今
|
律師、議員
|
英國
|
夏國賢(Matt
Hancock)
|
首席衛生大臣 |
2018至今
|
|
紐西蘭
|
David Clark
|
衞生部部長
|
2017至今
|
議員
|
澳洲
|
Greg Hunt
|
衞生部部長
|
2017至今
|
律師、議員
|
愛爾蘭
|
Simon Harris
|
衞生部部長
|
2016至今
|
議員
|
新加坡
|
顏金勇
|
衞生部部長
|
2011至今
|
公務員
|
上表最易令讀者側目的,莫過於:一)各大輸入海外醫生最多之國家的衛生部長,皆是為民請命的議員或公務員,亦肯定是醫療服務的消費者而非提供者;二)香港衛生部長之職有意無意地、長時間地被醫療界有利益衝突的人士把持;瓜田李下,公眾能不作遐想嗎?
同樣道理,如果教育局長委任某私校校長擔任【表二】,又或運房局長由某大地產商派員駐場,甚至創科局長由谷歌欽點;政府會否早已四面楚歌,下台收場?為何食衛局得以逃脫,是否醫生這個行業有較大的光環,令各特首看不清基本的政治原則?
表二:香港其他政府部門的主要人士背景
名字
|
職位
|
任期
|
職業背景
|
楊潤雄
|
教育局局長
|
2017至今
|
會計
|
陳帆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
2017至今
|
電子工程師
|
邱騰華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
2017至今
|
公務員
|
楊偉雄
|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
2015至今
|
工程師,策略管理顧問
|
黃錦星
|
環境局局長
|
2012至今
|
建築師
|
再由政策局向下追尋,可見在執行層面亦同樣有圍內人把持局面的情況:香港的醫院管理局高層盡皆為醫生【表三】,反觀前宗主國之國民保健署(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則以行外人主持,沒有直接利害衝突。此外,醫管局的28位成員中有9位是醫生,即代表只要會議出席率低於六成,醫生便可在任何投票或表決中穩操勝劵。
表三:香港醫院管理局與英國相應部門主要人士背景
名字
|
職位
|
職業背景
|
Lord David Prior
|
英國國民保健署主席
|
銀行家
|
David Roberts
|
英國國民保健署副主席
|
銀行家
|
梁智仁
|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
|
醫生
|
梁栢賢
|
香港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
醫生
|
脫困出路顯淺 端視特首魄力
行文至此,相信讀者已經心中有數,解決香港醫療爛攤子唯一的方法莫過於:
一)任命為病人利益著想,沒有利益衝突的人擔任食衛局長(陳肇始或須盡快避嫌辭職)及醫管局高層;
二)馬上將輸入海外醫生的政策列為第一急務,並於兩個月內推出合理公平,兼與其他已發展體系睇齊的執業標準(星加坡準則的似乎公開透明?)。
只有如此,當前本地醫療危機方可盡快化解,市民亦可於最短的時間內重享廉價、優質、及時的醫療服務。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大學工商管理(會計及財務)系學生陳婥嵐和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量化金融)系學生古天皓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的數據及圖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