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房屋」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房屋」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0月20日星期四

【施政報告】王震宇 寬免買樓辣稅難吸大量海外專才 20221020

 


【Now財經台】《施政報告》提出向外來人才退還買樓額外印花稅,不過,未有提及其他樓市「減辣」措施,地產建設商會表示失望。


《施政報告》提出,推出一系列措施更積極搶企業及搶人才。合資格人士在香港住滿7年並成為永久居民後,可申請為仍持有的物業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NRSD)。


以1個樓價1000萬元的住宅物業為例,原本非本地居民須繳交樓價15%的BSD,以及15%的從價印花稅(AVD),涉及300萬元稅款。不過,即日起簽署的買賣協議,當他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只需承擔跟港人一樣,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3.75%印花稅,之前多繳的部分,即約262萬元可申請退回。


地產建設商會對《施政報告》沒有進一步為樓市「減辣」感到失望。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說:「(政策)幫不到樓市,有些失望。即使有人願意買樓也好,如果要滿7年才退還,即是做了與沒有做沒有太大分別,買樓住照樣要(支付)是完全沒有意思。」


有分析認為,措施不會突然吸引一批人士來港,亦不會影響樓市。


Bricks & Mortar Management主席王震宇說:「很多時過了4、5年後,才會決定考慮成為永久居民,你問很多外籍人士都會這樣回答。這個(政策)只會令到他們來港工作少了1個負面因素而已。」


王震宇認為,除按揭壓力測試,所有妨礙自由市場的樓市「辣招」都應該撤銷。


訪問來源:NowTV【施政報告】

NowTV Chanel 331

特此鳴謝

NowTV 記者:Sarene Ho

攝影及剪接:NowTV Production Team

請前往作者YouTube頻道觀看更多視頻: 王震宇宇論 Yulun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樓市指南針】施政報告房屋範疇 20221019

 2022年10月13日
【Now財經台】

直播訪問內容:


1. 政府指,為了招攬人才合資格外來人士,在港置業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就已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此政策吸引力如何?

2. 有業內人士指;有關調整稱不上「撤辣」,對其他推行十多年的「辣招」未有鬆綁亦感到失望。你會如何解讀政府維持「辣招」的舉措?

3. 當中有何利弊?是否真的很擔心「撤辣」令樓市升溫?

4. 包括你在內,不少分析已認定樓市處於下行周期。現時「辣招」維持亦未見有其他刺激樓市的政策;你對今年餘下時間及明年樓市前景有何最新看法?整體樓市買賣會否進一步萎縮?

5. 相比中小型住宅,豪宅前景是否更暗淡?

6. 施政報告公布前,元朗有新盤開價見到首批單位折實呎價重返2018年的水平;又提供「漸進式按揭」計劃。你會如何評估發展商短中期的賣樓壓力?推盤及定價策略會有何變化?


訪問來源:

NowTV【樓市指南針】- NowTV Chanel 333 Trading Hour

特此鳴謝

NowTV 記者:Karmen Lee

攝影及剪接:NowTV Ingest & Production Team

請前往作者YouTube頻道觀看更多視頻: 王震宇宇論 Yulun

2020年9月4日星期五

港人移民利英樓,本文淘金搵寶地!20200904

二O二O年九月四日刊於信報之原文 :


港人移民利英樓,本文淘金搵寶地!

自從七月本港實施新的國家安全法以來,市民有關移民的查詢字暴增,似乎還有節節上升的趨勢,再度反映港人對回歸後一波又一波政治衝擊下的恐慌【圖一】。與此同時,眾西方國家亦因應國安法的落實,大開方便之門,推出越來越多為港人度身訂造的移民或庇護方案【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ogle搜尋下移民頻率因數度政治事件攀升,國安法後更創歷史新高


 

:西方國家宣布之各庇護港人移民方案(更新至8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較深入地探討港人因BNO護照移民對英國各區樓市供求上的影響(以英格蘭為主,因其人口數據較蘇格蘭及威爾斯全面),及各地樓價受惠程度上有何不同

 

新港人若隨本土華人現行分佈落戶

評估港人如何擇地定居方法眾多,例如以收入階層分佈作估算(可惜BNO護照持有者資產/收入分佈數據欠奉),或者較簡單地以英格當地華人的現成分佈作參考(因當地此類人口數據已齊備)

以華人分佈來估算港人移民目的地可能產生少許,因為當地華人經歷數十載本地生活,可能已經融入了英國小鎮、甚至鄉郊社區,這會是剛到埗港人所難以適應的。此外,中餐經營者可能會推高當地華人在小鄉鎮的人口比例,但大市卻可能是港人移居的首選


 

無論如,以下是兩個較為清晰易明的方法去描述華人(多港人)現在如何在英格蘭各大地區的分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二:華裔人口佔各地區總人口比例——內倫敦最高


圖三:最大的華裔群組也居於內倫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數據可發現不少有趣現象:

一) 只要一成合格港人移居英格,當地華人數目將從現在的43.3萬大增30萬,即飆升70%之多;

二)  如果所有合資格港人(約300萬)都移居英格,可能增加種族緊張,因為華人的比重將一下子由0.7%彈升到1.2%,如此升幅,實非小數;

三) 假設港人以目前華人分佈的移居英格【圖】(因當前的分佈已反映當地大部分原是港人的生活習性及喜好),各目標城市/郡/地區將承受可大可小的負擔,住房需求到基礎設施,以至服務需求。以下集中討論房屋方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人在英格蘭不同地區的集結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倫敦,漢普郡,諾定咸面對最大潛在房屋需求?

假設30萬之數的港人成功到埗,現有的空置房屋將會是首先被購買入住的目標。以此來計,漢普郡、倫敦諾定咸的樓市將面對最嚴重的供不應求局面,即【圖五】中所有y軸值大於1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五:新BNO移民對房屋需求對現有空缺-倫敦漢普郡及諾定咸最受壓力

 

圖六:連帶未來兩年的落成量,倫敦/諾定咸/樸茨茅夫則是受壓力最大的地區

 

註:圖內數字所代表地區,見【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算計入往後兩年的新供應,市場緊張情況亦難以緩解(假設20202021能夠維持2019年的落成量)。住房負擔最重的地區依次為倫敦(【圖六】2號點和3號點),約克(4號),樸茨茅夫(14號),諾定咸(7號)。

實際上,若全數合BNO格的港人移居英格,則內倫敦的供求比會暴漲到6.7倍(見【表二】第六列,相對以上假設10%港人情況下的0.67倍)。在如此一面倒的需求狀況下,熱地區的樓價似乎將陡增無疑……

下表將前30位「人滿之患」地區之細節舉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BNO移居的住屋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否其他英國樓價的泄壓閥?

儘管數以百萬計港人從天而降對不少英國地區會造成不可承受的壓力,但這個情景並非沒有消減的對策,例如其他國家政府提出的移民措施【上表一】,甚至如「國際特許城市」類的提議(即專門為港人而設立的地域,定位類似香港本身現在的「特別行政區」,包括自有的稅制和法規)。此一設想和回歸時的「一國兩制」安排似曾相識,只是地點不在華南岸邊的香港,而是在世界其他地方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潘璟誼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的數據及圖表